从滩涂养殖到上岸“淘金”——霞浦长沙村换思路谋发展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茹捷 通讯员 陈清)清晨,站在霞浦县松港街道长沙村寨岗山上俯瞰,村貌尽收眼底:背山面海的长沙村新楼林立;沿海的滩涂在朝阳照耀下,金光熠熠。长沙村的发展也正如眼前这幕景象,充满朝气。
长沙村地处霞浦城郊,依山傍海,曾是远近闻名“弹涂鱼”之村。近年来,随着该村滩涂面积减少,养殖业日益萎缩,发展之路该如何走,成为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们村靠近霞浦经济开发区,发展与园区配套的服务业有优势。”“霞浦这些年滩涂旅游日益兴起,不少村开始着手布局旅游产业,我觉得我们村也可以。”“听说开发区不少员工要在周边租房子,这里面商机不小。”……在村党员、干部们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在稳固现有养殖业的基础上,探索发展第三产业。
在村两委的带动下,村民们开始大力发展日用品零售、运输、住宿、饮食等服务产业。如今,第三产业已成为该村除养殖业外居民收入的又一重要来源。
村民邱钦贤是敢于“吃螃蟹”的尝试者。在村两委的启发下,2012年,他将旧屋推倒重建,盖起6层新楼。1至2层自用,其余用于出租。其实,在盖新楼之前邱钦贤心里也没底,投入七八十万元资金,万一没人租怎么办。但楼才建到一半,就陆续有开发区的员工闻讯而来洽谈租房。几个月后,楼建完了,租客也满了。
如今,邱钦贤每年仅租金收入就有七八万元,加上一楼自家开设的小卖部带来的1万余元收入,一年光新房产生的收益就达近10万元。“比以前养弹涂鱼的收入高了不少。”邱钦贤说。
今年,邱钦贤有了新的想法,计划将出租屋改为农家旅社,“‘滩涂摄影美食体验中心’建成后,来游玩的游客一定不少,除了吃饭肯定要有住宿需求。”“滩涂摄影美食体验中心”是该村今年正在规划的一个旅游新项目。借助东冲路通车契机,该村打起了乡村旅游的主意,“美食体验中心坐落在长沙旧海堤上。一期将建成3幢仿古式木屋、休闲台、木栈道等设施。堤内滩涂种植荷花50亩,作为生态农业观光园主打景观,预计在夏季可陆续开花。”该村党支部书记俞云灿告诉记者,为打造科学化管理模式,长沙村注册成立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将美丽乡村等投资作为资产打包注入。一方面利用美食体验中心摊位出租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村集体在公司利润中进行提成作为管理费收入,预计年可增加村财收入30余万元。
第三产业的激活,给长沙村带来了新气象。但仍有一些“小微弱疾”的困难群众在发展上存在瓶颈。如何实现致富路上一个不落?该村党委设立了发展生产示范岗、巾帼示范岗等7类岗位,有针对性地对困难群众开展帮扶。
去年脱贫的村民杨钦术曾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由于身体残疾干不了重活的。就在杨钦术一家对今后生活倍感茫然时,村里的党员干部向他伸出了帮扶之手。
在杨钦术家的墙上,记者看到了一张精准扶贫联系卡,上面清晰记录着去年以来街道和村干部的帮扶过程:提供鸡苗发展养殖;安排杨钦术在村里从事保洁工作;介绍杨钦术儿子到福州学习木艺……
在街道和村两委的帮助下,如今,杨钦术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去年,杨钦术一人的年收入就达近2万元,有了余款他将房子粉刷装修。“我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杨钦术笑着说。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该村所有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
责任编辑:吴圣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