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一杯清茶话家风
清康熙四十八年,甘国宝在小梨洋村出生。他自幼苦读诗书,勤奋习武,21岁中武举,25岁中武进士,选授三品侍卫,从此戎马一生,戍守在祖国东南边疆,最后官居一品。
甘国宝一生廉慎、勤政爱民,这与他所秉持和传扬的甘氏家风家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甘氏先祖为了约束族人、凝聚合力,曾立下祖训30条、禁条26条,称之为《甘氏家政》。
甘国宝铭记祖训、弘扬家风,在任御前侍卫时,常常用自己的薪俸接济家庭生活困难的同僚;为家乡建桥修路,解决村民出行困难;为将时,他体恤官兵、爱兵如子,常个人出资施棺舍药,埋葬无嗣士兵,把病亡在戍所的兵士遗骸送回家乡安葬。
戍台期间,他大力兴学助教,教导台湾高山族民众“明礼仪,勤耕种”。在他治理期间,台湾出现了少有的“兵安其伍,民乐其业”的局面,促进了民族的友好团结。
甘国宝为官四十三载,最终染病殉职。后人在清理其家产时发现“廪无余粟,库无余财”。甘国宝弥留之际,仍嘱咐子女要“居官廉慎,尽心报国,勿坠家声。”
时代在变,家风不变。甘氏族人在宗祠传诵《甘氏家政》,常去敬拜魁星阁,走走聚福桥,时刻提醒自己勤耕不忘苦读,行事莫败家风。甘氏家政已化作绵绵春雨,在润物无声中,浸润后人的心灵。
来源:宁德市纪委监委、宁德市妇联、屏南县纪委监委、屏南县妇联、屏南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林宇煌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