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路下:巧借“朋友圈”破解销售难
宁德网消息(陈水莲) “路下乡酱园里村精准扶贫户杨仁和身残志坚、自强自立,养殖土鸡土鸭脱贫致富,由于其全家残疾体弱,鸡鸭运输销售不便,急需寻找销售渠道,欢迎广大顾客前来购买。”近日,一条特殊的微商销售广告在屏南县路下乡干部的微信朋友圈流传开来,大家纷纷转发,杨仁和养殖的鸡鸭很快销售完毕。
“我真的太开心了,没想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鸡鸭全部卖完。”谈到此次销售过程,杨仁和激动地说。
杨仁和一家共5口人,自己身患残疾,腿脚不便,而妻子与两个孩子均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病症,家中还有一个年老体弱的母亲,家庭劳动力极其缺乏,财力更是捉襟见肘。今年3月,在路下乡政府的帮扶下,杨仁和获得了5000元的产业启动资金,买进鸡鸭苗500余只。经过四个月饲养,7月第一批200多只鸡鸭终于可以出笼售卖。
生产问题解决了,销路却是个大问题。由于家中无人可以承担鸡鸭的运输和贩卖,养大的鸡鸭无法盈利,这又让杨仁和犯了愁。
路下乡干部在听闻此事后,马上行动,各尽所能,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广告、联系线下消费者等多种方式帮助杨仁和拓宽销路。“我们在得知情况的第一时间,就呼吁大家,出谋划策,当天市民订购的鸡鸭,乡干部还用小货车帮忙运输到城关,连夜送货上门,在县城送了两个多小时,才送完。”路下乡党委书记苏健介绍。
在大家齐心协力地帮忙下,这批鸡鸭在短短几天内销售一空。“杨大哥一家人命运多桀,还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鸡鸭售卖结束后,路下乡乡长韦晓莉还不忘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帮忙宣传。
据悉,自精准扶贫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路下乡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全乡已向杨仁和这样缺资金、缺门路的精准扶贫户发放帮扶资金100多万元,引导他们把资金用于高山蔬菜种植、毛竹管护、禽类养殖、香菇种植等产业,并适时提供技术支持,有效地帮助精准扶贫户通过政府扶持、自身努力来摆脱贫困致富。
责任编辑:陈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