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音铿锵谋跨越——福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鼎盛钢铁设备安装现场 谢树渊 摄
晒茶 余斌 摄
四季柚丰收
十里桐山溪美景如画 刘超超 摄
佳阳安仁海上田园
宁德网消息(蔡雪玲) 10月14日,福鼎市召开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会议指出,作为宁德沿海重点县(市),福鼎紧扣“全方位”着力点、“高质量”关键点、“超越”落脚点,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着力展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福鼎担当。
近年来,福鼎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主动融入宁德“一二三”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旅游兴市、海洋强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一组组数据,记录着福鼎干群实干创新的脚步。2019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8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07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33元、增长9.3%。
项目支撑
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
秋意浓,战鼓擂。福鼎项目建设好戏连台,持续上演着加快发展的“速度与激情”,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1至9月,该市完成投资56.4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6.3%;预备开工44个,总投资101.96亿元。贯岭片区饮水安全工程、昌泰仓储白茶产业园、鸡母岩作业区疏港公路等12个项目已开工。
在福鼎店下镇的鼎盛钢铁项目建设现场,此起彼伏的轰鸣声、焊接声、锤打声、切割声不绝于耳,奏响了重点项目百日攻坚的“奋进曲”。
“受国外新冠疫情影响,一些外籍技术人员入境困难,影响现场指导设备安装进度,导致项目进度有所滞后,但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抓紧厂区施工和部分设备的安装,争取年底能够投产。”鼎盛钢铁总经理助理蔡鼎华说,自今年复工复产以来,鼎盛钢铁项目集中力量,强化协同,一线施工人员和机械数量均增加超过30%。在福鼎全市的大力推动下,该项目ESP无头带钢生产线、量子电炉、冷轧、余热利用、220KV变电站等土建和钢结构已进入收尾阶段,等待外方技术人员进场设备安装和调试。
而在相邻的龙安开发区,工业园区天然气利用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天然气利用工程是省重点项目,也是福建省最大的城市天然气战略储备项目,目前场站已建设95%以上,从龙安到鼎盛天然气高压管道铺设过半,确保如期完工。”项目工程总监宋松林说。
龙安工业园区天然气利用工程是省重点项目,也是省内最大的城市天然气战略储备项目,主要为“鼎盛钢铁”项目供气。项目总投资2.2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LNG气化站1座,鼎盛钢铁一期红线内管道及高中压调压站1座和15km高压管道,设计储备液化天然气5000立方米、最大日供气达300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同时建立该市然气调峰、应急储备和应急抢险体系,具备为整个闽东乃至更大区域调峰、储气等战略支援能力,成为我省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园区生机勃勃,新兴产业强势争雄。汇得新材料一二期、国泰华荣电解液……他们在福鼎这片热土上,投资、创业,为高质量发展再添强劲引擎。
福鼎始终把工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推动主导产业发展超越。走绿色生态、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合成革、汽摩配、石材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精细化工园、汽摩配小微产业园、通机产业园、石材标准化产业园等园区,推动形成产业集聚。主动融入宁德“4+4+X”招商主攻方向,引进鼎盛精品钢、国泰华荣、上海汇得、中信重工等一批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项目,不断培育新动能。
积极作为
打赢三大攻坚战
“过去赤溪村没有通路,来的时候是在一个叫做龙亭的地方下车,需要徒步翻山越岭一个多小时,才进了村。”回想起19年前第一次进入赤溪村的情景,赤溪村妇委会主任钟丽眉感触很深。可如今通村公路从无到有,总里程达58.6公里,到达高速公路互通口和太姥山景区仅需20分钟,实现了“太姥山—赤溪—杨家溪”三地旅游线路对接、游客互流,越来越多的人到赤溪参观、考察、旅游。
“三大攻坚战”每场都是啃硬骨头。福鼎市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持续抓好污染防治上狠下功夫,聚神聚力,拿出硬措施,作出一系列补短板、强弱项的决策部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实践动力。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突出抓好“稳金融”工作,推进企业不良资产处置和不良贷款核销转让,2019年末,该市各项贷款余额465.7亿元,不良率0.84%。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拓展“茶贷通”“白茶宝”“厂房贷”“产业基金(股权投资)+贷款”等金融服务,提升太姥融资公司增信能力。2018年以来,使用应急转贷资金30笔,5.2亿元。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对恶意逃废债、违规违法互联网经济、“套路贷”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共排查房屋18.7万栋。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建立完善领导责任、财政扶持、试点推进、社会协同、考核激励“五项机制”,创新产权改革、特色产业、生态旅游、数字农业、党建引领“五带五减”模式,落实落细医疗、教育、低保等各类兜底保障政策措施,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2019年,福鼎市2309户744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4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提前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省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观摩阶段在福鼎举行,脱贫攻坚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宁德沿海县(市)第一名。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成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等环保项目,深化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根据单位排放、耗能等指标对企业进行ABC分类管理,倒逼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转型。2019年,该市空气优良比例达99.4%;建立市、乡“双河长”制度,建设安全生态水系33公里,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Ⅰ-Ⅲ类比例常年达到100%;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管理,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和造林绿化,获评省级森林城市。
城乡共进
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对于福鼎市民来说,幸福是在秋风习习的清晨,可以游走在桐山溪畔,移步换景,如行画中,或是傍晚信步于大街小巷,品尝特色美食,心旷神怡;幸福是在家门口,不用多跑路,就可以享受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幸福是走出家门,楼下就是便捷的生活服务设施。
民生连着民心。福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城镇发展能级,提高乡村发展水平,全力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打造宜居城市。坚持城市“东扩南移面海”,突出抓好新区城市设计及景观建设,完善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编制,高标准推进滨海、百胜、海湾等新区建设。实施城市“新绿亮洁”工程,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提升以“十里桐溪”为中心的城市生态系统,打造见绿亲水、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镇村。实施“美丽镇村百村整治”工程,重点抓好“一革命四行动”,完成250个行政村改水改厕并向自然村延伸;建立“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垃圾常态化保洁机制,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万吨;“两高一线”沿线绿化面积260亩,并逐步延伸至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村道。完成乡村振兴PPP项目9.2亿元贷款授信,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和“建点、连线、扩面”,抓好24个重点示范村和21个产业薄弱村建设,努力在闽东特色乡村振兴道路上走前头。
提升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全域旅游整体美誉度、影响力、竞争力。2019年,全市游客接待量888.3万人次、比增6.5%,实现旅游收入50亿元、比增10.8%。商贸流通加速发展,该市市场主体超过1万户,电商经济、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19年,福鼎获评全国首个“美食地标城市”。
补齐民生短板。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养老、民生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补短板工作,新建实验小学百胜一期、桐北小学城北校区等学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76.6%;县域综合医改扎实推进,市总医院稳定运行,市医院百胜院区(一期)建成投用,市二院新院区主体完工;建成社会福利中心一期,新建农村幸福院28个,养老体系不断健全。
乘风破浪展新卷,全面崛起正当时。站在新的起点上,福鼎将进一步做大工业、做美城市、做出特色、做优环境、做实民生,扬优补短、攻坚克难,壮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新的跨越。
责任编辑:吴圣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