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溪尾:供给侧发力促海洋养殖转型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5月12日,在福安市溪尾镇政府会议室里,乡镇干部和加工企业一起讨论吊养牡蛎养殖改造的价格问题。乡镇通过比价和多轮谈判,终于将吊养牡蛎改造设备的价格降到渔民能接受的范围内,推动了海洋养殖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
据了解,相比周边乡镇,吊养牡蛎是溪尾镇的养殖特色,因此项养殖成本高利润低,导致改造过程中存在阻力,养殖户出现抵制情绪。“大多数养殖户是愿意改造的,改造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因为设备价格问题,我们就从价格方面入手,供给侧发力,确保能够完成转型升级任务。”溪尾镇镇长林霁说。
一方面争取补贴,另一方面和企业谈判降低设备价格。通过多方努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设备改造升级养殖户承担的费用每亩降至200多元。同时企业愿意全额垫资,在验收和补助款项到位后再进行结算。此举大大减轻了养殖户的负担,充分调动了养殖户参与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溪尾镇吊养牡蛎的养殖改造走上了快车道。
“作为企业,我们合理追求利润是前提,海洋养殖转型升级是大趋势,相关新型渔排、养殖设施的生产制造销售是新兴市场,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适当让利,不仅利于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企业抢占市场,是双赢的。”福安闽强塑业总经理丁强说。
截至目前,溪尾镇共签订渔排升级改造协议5206口,完成2589口,验收1334口,共签订贝类养殖升级改造协议906亩,完成608亩,初步验收134亩。
责任编辑:郑力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