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福安新闻

脱贫户雷石金:稻花香里感党恩

2018-10-10 09:06 来源:宁德网 张文奎

mht18a35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文/图)10月6日,记者来到福安溪尾镇林洋村王家厝自然村,村民雷石金和老伴在收整当天刚割下的水稻,看到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到村里看望自己,高兴地将大家迎到家中,端上自家产的茶和花生。“党的政策真是好。”脱贫后的雷石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雷石金可不是说客套话,他心里头揣着一本明白账。

雷石金是畲村的普通农户,2013年女儿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导致贫困,本用于盖新房的积蓄也全部用于为女儿治病,基本生活靠耕作几亩山地勉强维持,日子拮据艰难。精准扶贫政策落地后,雷石金一家的生活有了转机。

据林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汤昌荣介绍,在贫困户排查登记过程中,得知雷石金的家庭情况,就及时将其定位为精准贫困户,并落实相应的政策。“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他女儿的医疗费,被定位为精准贫困户后,大病医保可以全部报销,这才能让雷石金从生活的压力中透过气来考虑脱贫的问题。”汤昌荣说。

雷石金女儿的医疗费有了着落,村干部们便开始着手帮助雷石金解决住房问题。“一家八口人挤在破旧的老房子里,精气神都没有,谈什么发展。”汤昌荣说。

党的春风雨露,让雷石金重新挺起了早被生活压弯的脊梁,并在2016年顺利脱了贫。得益于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雷石金建了新房,安居乐业。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帮扶下,雷石金扩种了水稻、茶叶和本地花生增加了收入。雷石金告诉记者,今年是丰收年,不仅水稻产量提高了,茶叶和花生都卖出好价钱,仅农作物这块收入就增加了两万多元。在村干部的宣传和联系下,村里生产的本土花生由穆阳等地的收购商直接前来收购,避免了村民外出销售的费用。

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今年以来,雷石金还享受到生产发展补助资金2000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养羊13头,出栏3头,增收3600元;花生种植3亩,增收7000多元;茶叶种植5亩,增收13000元;养土鸡90只,出栏50只,增收5000元。”雷石金一笔笔地算给在场的大伙儿听。此外,雷石金夫妇还在福安市银凤山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务工,年初至今零星在合作社务工增收4800元左右,儿子雷廷锋从事铁棚搭盖工作,今年也增收12000多元。

走进雷石金的新房,工人们正忙着给他新建的厨房装修,30多平方米的厨房,餐厅通透明亮。“到时候买张大桌子,今年年夜饭一家人就能在这里好好聚聚啦。”雷石金说。

深秋渐入农闲,脱贫后的雷石金精神抖擞闲不住,这几天除了收割水稻外,雷石金和老伴还忙着往后山上跑,翻整土地计划开春扩种几亩福安大白菜,进一步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