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三中:科技创新教育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发展
同学们制作的“青铜器”栩栩如生
宁德网消息(张容声)近年来,福安三中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把科学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创设一条以“科技项目为活动主线,以综合实践为活动形式,以社团建设为活动阵地的”科学教育新途径,推进素质教育在该校的深入开展。
作为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推广示范单位的福安三中,着力抓好科学普及教育和科技竞赛活动,每年一次的“科技节”及科技夏令营活动,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并将科学教育与学生研究性学习、教师研究性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学生自主设立研究课题,注重科学探究,养成尊重事实、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取得成效,科技创新项目《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创新改进》获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项目福建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创意作品《人工智能助聪眼镜》获得省优秀创意奖;科技创新项目《乌米饭磨汁的研究和创新》获得省三等奖;科技方案项目《科学设计点亮绿色校园》获得省二等奖等等。该校连续13届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9金6银的好成绩。
7月28日,该校科技体育项目又取得优异成绩,在参加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教育厅举办的2018年福建省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暨福建省青少年“我爱祖国海疆”教育竞赛总决赛中荣获5个单项第一名,荣获全省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并摘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该校已连续多年在海模、航模等科技制作创新教育上取得出色成绩。
该校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第一所地质学校。多年来,学校与地质公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密切合作,学校内设有世界地质公园展板、标本台、地质教室、地质科普图书角等,还把地学科普教育与彩陶社团的陶瓷模型制作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地质知识科普宣传并动手制作了大量的陶瓷地质模型,令人眼目一新。地质公园多次邀请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粱诗经教授、文裴成教授等到福安三中为师生开设科普讲座。学校开发了地质校本教材《白云惊流水》,利用科普图书、地质模型、校本教材定期开展地质知识学习,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该校还会组织学生进入白云山园区开展研学旅行科普考察活动。在合作中,该校师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大大提高。
此外,该校还积极开展科技教育创意实践活动,将科学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该校的一些教室、展厅出现大量“青铜器”,这是该校开展变废为宝“青铜器”等科技教育创意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青铜器”科教方案指导教师郭抒婷告诉笔者:这些“青铜器”系列是初二学生的美术课堂作业,老师引导学生在图像识别的基础上面进行审美判断和美术创作,并将科学创新思想寓入其中,从而创作出一件件生灵活现的作品,有如真的青铜器,从而把该校的“科技教育创意实践”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在科学创新意识的主导下进行“创意实践”再创造,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推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