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之乎者也

太姥山下|郑花妍:壁虎墙

2025-04-26 09:29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我姑姑住在福安阳头黄厝巷的一座大房子里,这是从前地主居住的宅院。高高的墙基,宽宽的院子,厚厚的墙。土改的时候,房子被分给了平民,住在里边的一共是七户人家,我姑是其中的一户。她分到的那部分刚好挨着巷子,一打开门窗阳光就直接涌了进来,采光非常良好。厨房也临着巷子,我们每日吃饭的时候都能听到巷子里嘈杂的声音。自行车的铃声清脆悦耳,行走的脚步声时疾时缓。小孩子哭闹的声音既尖锐又悦耳,年轻人爽朗的笑声里包含着幸福和希望。

倘若打开厨房门,巷子立刻就呈现于眼前。而我吃饭时总爱靠着的那面青砖高墙,这时候也有机会见到它的背面。这背面因为被刷上厚厚的三合土,竟看不到一丝一毫青砖的影子,反倒是展现出漂亮的沙黄色。在墙上端的屋檐下,大约一米的地方挂着一盏大大的路灯。灯上扣着一顶大斗笠似的灯罩,大概是铁做的吧,外层刷着漂亮的浅绿色,向里的一面自然是洁净的白色。灯泡只是普普通通的白炽灯,但它的瓦数应该很大,每当夜色渐渐浓重的时候,姑丈就会吩咐我和表弟们把路灯打开。“啪”的一声,灯亮了,那面沙黄色的墙似乎比白天看起来更亮,更暖,更柔和。忘了交代一句,墙下有一排青石砌就的台阶,大约一米五高,斜斜地铺展开,从对面看过来就是一个斜三角。我们白天踩着台阶回家,走到最高的那一阶就闻到饭菜的香气。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做完作业就会推开厨房门来到台阶上,这个时候台阶就变成层层椅子,大家随便拿个什么垫一下就坐了下来。

我喜欢坐在台阶上看那面沙黄色的高墙。路灯静静地照着,我们被柔和的灯光包围着。慢慢地,灯下有许多蛾子飞来,而后又来了许多壁虎。坐在石阶上观看壁虎在灯下捕食飞蛾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我不知道壁虎们都把家安顿在哪里,因为在白天我一只也见不着,但是到了晚上,它们就像变魔法似的,从墙的各个角落里爬了出来。肥的、瘦的,大的、小的,浅灰色的、浅米色的全都隆重登场。我也不知道那些扑向灯光乱舞一气,累了就停在墙上休息的飞蛾们,它们是从哪里飞来的。它们应该比壁虎住得更远吧,但是灯光唤醒了蛾子们的渴望,让它们遥遥地奔赴而来。壁虎们冷静地爬行观察,耐心地守候着,猛然向前发起进攻。它们捕食飞蛾的成功率非常高,很少有失手的时候。

壁虎吃飞蛾的时候,腮帮子一鼓一鼓的。飞蛾像一朵纸做的小花被咬在嘴里没有血腥,没有嘶鸣,只有那如花瓣般颤抖的翅膀,慢慢地被壁虎收进嘴里,晃动,变短,最后消失在壁虎的嘴角。

因为这里聚集的壁虎最多,所以我给它取名为“壁虎墙”。如果你在黄厝巷里夜行,你会发现壁虎墙所在的位置,既是整条巷子最亮的地方,也是最热闹的地方。因为这是孩子们最喜欢聚集的乐园。夏天的夜晚,孩子们吃过晚饭,洗过热水澡,三三两两,不约而同地都聚拢到这里。台阶被坐满了,就直接站在地上,还有的倚靠在对面的墙基边。我们大宅院出来的孩子大约就有八九个,再加上左邻右舍的小孩,聚在这里的孩子总归有二十来个。大家轻松地聊天,观看壁虎捉飞蛾,仰望巷子上空晶莹清透的星空。晚风从巷子深处的河道边,从远处的山林里一阵阵地吹拂而来十分凉爽。不知是谁建议说我们玩“东西南北”的游戏吧,被选到的人就表演一个节目或唱一首歌,也可以讲一个笑话,实在不行就学猫狗叫也可以。有一半以上的人鼓掌叫好,于是小燕就开始用纸折“东西南北”。

我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可以看小伙伴们表演节目,紧张的是我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更没有任何可讲的笑话,学猫狗叫的话倒是会的,只是那样一来未免有些太难为情了。就在我思来想去的时候“东西南北”的折纸已经折好,游戏开始了。第一个被选中的竟是我的大表弟黄锋。他笑着清了清嗓子很自信地说:“我给大家唱首歌吧!歌名叫《铁道游击队》。”大表弟黄锋很爱唱这首歌并且唱得很好。我几乎每天都能听见他在哼唱。“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阵地静悄悄……”歌声悠扬婉转,大家立刻就安静了下来。也有两三个会唱的轻声跟着唱。唱完后大家都热烈地掌声。我表弟黄锋也因为自己的表演被认可,露出得意的笑容。第二个被选中的是对面门的大弟。他是个长得高瘦的男孩,因为在家排行老大就被叫大弟。大弟大方地笑着说我给大家唱个国歌吧。国歌多么的激昂啊!并且大家都会唱。大弟一开口“起来——”所有的孩子都开口一起唱了起来,歌声清雅、嘹亮。大家越唱越大声,越唱越大声……到后面我根本就听不清大弟的声音了。我也跟着唱,我边唱边望向大弟。只见大弟在那里笑眯眯地看着大家唱,原来他起了个头后自己就不唱了,真的好狡猾!

“东西南北”的游戏依然在继续着,被抽中的第五个孩子是住在大杂院里的一对小姐弟。姐姐七岁,弟弟只有五岁。因为他们的父母是卖菜的,所以我们大家都称呼他们为菜妹菜弟。这回被抽中的是菜弟,他害羞又不安地看着姐姐,可是菜妹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无助懵懂茫然地望着大家。这时候大弟就以大哥哥的身份说话了。大弟已经有十二岁,是这群孩子里面最大的,“这样吧,让菜弟学个狗叫就可以了”。大家也说行,可是那个菜弟还是低着头,非常害羞地捂着脸忐忑地拿眼睛吧嗒吧嗒地望着我们,十分难为情。大家见状又为他降低难度说,“随便叫一声得了,你想怎么叫就怎么叫吧”,菜弟在众目睽睽之下,努力张了张嘴,瞪了瞪眼睛。最后我们又足足等了一两分钟才听到他模模糊糊地发了一声“哦——”,大家都如释重负般地笑了起来。  

游戏还在继续着,这回终于轮到我了。不知道为什么之前一直在忐忑、在担心、在害怕,可真轮到了,我却突然变得大方了起来。也许是有了菜弟的垫底,多少让我有了一些底气。我说自己不会唱歌,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可以。

我讲的是《聊斋志异》中的《张诚》。这个故事是我从姑姑客厅放置的几本小人书中读到的。张诚与张讷这一对同父异母兄弟之间出生入死一波三折的感人故事。大家静静地听着。我努力回忆书中的情节,绘声绘色娓娓动听地讲述着。有些细节,例如对话呀,表情呀,我觉得自己忘了,就临时篡改讲下去。没有一个人打断我,也没有一个人说这个故事哪里被我篡改了。我发现大家似乎都很爱听,于是我就讲地更起劲了。故事有些长,我讲着讲着忘了时间,忘了我们都只是站着或坐着在那面壁虎墙下。飞蛾还在灯下飞舞,壁虎还在墙头努力捕食,晚风一阵一阵地轻扬起伏。可是很显然大家都沉浸在我的故事里,静悄悄地忘记了一切。不知过了多久,故事终于讲完了。小伙伴们竟忘了给我鼓掌,他们似乎还没从故事中回过神来。有两三个说真好听呀,再讲一个吧。连大弟也说再给我们讲一个吧。我摇了摇头说等下回吧,等下回我再讲。大家也都同意了,接着他们就不愿意再玩“东西南北”了,而是转而问我这个故事是从哪里看来的,然后大家开始讨论起这个故事。游戏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终止了,我心里暗自得意,沾沾自喜。夜深了,各家的大人开始叫自家的小孩回去睡觉。我姑也叫我和表弟们回家。

姑姑家的客厅抽屉里放着好几本小人书。我时不时地翻出来看看,有《红楼梦》《杨家将》《水浒传》,还有《西游记》《一千零一夜》,我最喜欢的是那本高尔基的《童年》,总是反复反复地看,很羡慕童年高尔基有个爱讲故事又善良的外婆。我想着等下回玩“东西南北”的时候就讲《童年》吧。可是《童年》的故事实在不好讲,最后不得不改成《一千零一夜》里的《神灯》。

现如今走进黄厝巷,那面高大、厚实,沙黄色的壁虎墙依然还在,却很难在墙下再见到聚拢的孩童。如今的城市高楼林立,华灯璀璨,再也不会有小孩像童年时的我们那般沉浸在路灯的光照里,仰望巷子上方晶莹的星空,凝神注视墙上壁虎捕食飞蛾的情景。我无比怀念那远去的岁月,怀念在那面墙下一起聊天玩游戏的小伙伴。成年后的我因为工作出差或旅游有机会观赏到一面又一面美丽无比的墙,它们有的古朴典雅,有的宏伟壮观,有的色彩斑斓,有的洁白无瑕,但没有哪一面墙可以像壁虎墙那样赋予我那么多的深情与回忆。

我怀念童年的壁虎墙。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作者:郑花妍

编辑:何冰如

审核:陈姜燕  林珺

责任编辑:何冰如

(原标题:太姥山下|郑花妍:壁虎墙)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