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李平: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宁德城市发展出现区域性矛盾:一方面,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长期闲置;另一方面,老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建议对中心城区的国有闲置资产进行清查,实行分类登记管理。一是对闲置的土地进行盘活,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二是对老办公用房以转制或借用的形式,作为社区办公用房的补充,缓解各社区办公场所紧张问题。三是对部分老旧且无法使用的办公场所,以改建或出租等形式,作为孝老食堂、居家养老场所、综合文化活动室、临时停车场等之用。
郭泰辉: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我市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骤增,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势在必行。针对我市医养结合发展存在的行政审批未明确、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出台医养结合保障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医疗卫生服务为支撑,推动医养有机衔接;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为老年人提供医养护一体化服务。
郑进良:加强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日益突出。创造良好的交通静态秩序,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和广大市民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建议加强城市停车场所的规划,特别是在小区建设、旧城改造前充分考虑增设停车场所。对已规划的停车场所、泊位,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建设使用,严禁改变用途。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停车场和小区地下停车场对外开放经营,鼓励空闲场地的所有者、使用者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经营对外停车业务。在不妨碍交通秩序的情况下,放宽临时停车条件。
张良清: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近年来,网络餐饮以其味美价廉、品种丰富、配送入户等优势颇受群众青睐。去年以来,我市推进网络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不少网络餐饮经营单位存在未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专业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网络餐饮经营主体食品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加强网络餐饮食品配送环节监管;强化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风险评估、过程控制、配送环节、可追溯相关体系,有效保障网络餐饮食品安全。
雷国胜:落实乡村医生“五险一金”待遇
乡村医生的主要职能是为广大农民提供预防、保健与基本医疗综合服务,但他们的薪酬待遇保障水平却普遍较低。去年5月,我市出台《关于充实基层卫生力量稳定医护人员队伍九条措施》,进一步明确了乡村医生的薪酬待遇政策。根据我市乡村医生队伍现状,建议将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纳入当地乡镇卫生院合同内编制人员管理;将乡村医生参加工作时间视为工龄起计时间,补足乡村医生的退休金;为乡村医生购买工伤保险;对因特殊原因停诊的村卫生所提供适当补助,帮助乡村医生渡过难关。
周爱晶:进一步推动畲族医药发展
闽东是福建畲族人口的聚居地,而畲族医学是畲族人民千百年来抗击疾病实践经验的总结。当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畲族医学的研究和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建议引入现代高等医学体系,在高校开设畲族医学专业或畲医培训班,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面向畲医药从业人员开展畲药种植、炮制与配置、调剂、检验等职业(工种)技能培训。设立畲药科研专项基金,鼓励支持畲医理论和临床研究,积极推动省、市合作成立畲医药研究所以及重点实验室,建立畲药道地药材培育基地。
郑勇: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近年来,周宁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成“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一期),孕育出全国首座“森林党校”——“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森林党校)。目前,周宁县结合“双碳”目标要求,以“三库+碳库”为主题,努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建议我市研究出台扶持绿色生态发展、培育绿色生态典型的相关政策,让森林成为“绿色生态银行”,真正实现“点绿成金”“点碳成金”。同时,加大对周宁县发展绿色经济、林下经济项目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资金投入方面。
林玉山:加大中医药发展扶持力度
去年5月,《宁德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出台,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以柘荣为例,一是中医药人才紧缺,二是中医服务能力不足。建议我市研究制定提升中医药发展规划,大力扶持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建设和设备投入。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支持分期分批遴选有丰富、独到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药师作为传承指导老师,设立名医工作室,师带徒培养中医临床骨干和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同时,对县级中医药引进人才制定相应的待遇倾斜政策。
杨夏晴:加强网络短视频内容监管
网络短视频的兴起,极大丰富了大众生活,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也带动了经济发展。然而,在网络短视频迅猛发展的背后,种种行业乱象不容忽视,比如不良导向内容、泛娱乐化内容、虚假广告营销活动等危害广大用户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各大网络短视频平台内容的监管力度,引导本地短视频创作者合规从业,及时向广大市民发出提示提醒信息,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引导,防范未成年人沉迷观看短视频,共同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生态。
本组文字由闽东日报记者 龚键荣 整理
本组照片由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朱灵塬 摄
责任编辑: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