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锐:展人大代表新风采 谱乡村振兴“共富曲”

作者:张标文章来源:闽东日报更新时间:2024-04-12 22:48

村道干净整洁,民居错落有致……走进周宁县桃坑村,随处可见村美人和的喜人景象。近年来,周宁县十八届人大代表,纯池镇桃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家锐带领桃坑村干群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该村先后获得“国家传统古村落”“全国文明村镇”“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镇”等荣誉称号,在“希望的田野”绘就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一份关爱

让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基于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和子女进城就学陪读,村里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增多,这种现象在桃坑村尤为明显,叶家锐一直都关心孤寡老人群体。经过走访了解,在村孤寡老人达100余人,为让在村的孤寡老人能得到照顾,确保他们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他提议由村委带头办孝老食堂,将原村小学改造成老人活动中心,并在一楼设置食堂餐厅,为在村老人优惠提供午、晚就餐。由于当时村委没有启动资金,作为倡议人叶家锐就自己先垫付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采购厨具和完善基础设施,先把食堂做起来再想办法解决其他问题,他利用清明祭祖时节召集返村乡贤召开座谈会,动员大家为孝老食堂捐款,并自己带头捐了2万元,单次共筹集10万元用于孝老食堂的运营。为更好服务长者,他组织在村志愿者对腿脚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补贴高龄老人用餐费用,帮助解决用餐困难问题,村民群众也经常向孝老食堂捐送当季的蔬菜瓜果和粮油米面,让长者吃得暖心。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桃坑孝老食堂运转良好,每天都会有几十个老人用餐,还被上级部门评为五星级孝老食堂。叶家锐同志不忘传承和弘扬尊老孝老的优良传统,利用向上级争取的帮扶资金,在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困难群众帮扶慰问活动,在村内形成团结互助和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一份情怀

带领家乡蓄力发展

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桃坑党员和村民群众代表联名向镇党委、县委组织部请愿,举荐叶家锐回乡担任一肩挑村主干,经过组织审核,68岁的叶家锐同志破格参选并再次成功当选一肩挑村主干,这也打破了全市村级一肩挑村主干最高年龄纪录。上任头一天,他将村民们集中在村委大坪,满怀热诚地表达对乡亲们的感谢,庄严地对大家做出履职承诺,这展现了这位年近古稀的返乡乡贤对党对政府以及家乡群众的不变的情怀。

上任后,叶家锐全力以赴履行乡村振兴发展职责,作为曾经的创业能人,他深知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2021年村委结合全县抛荒撂荒耕地整治工作,牵头成立农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集中流转收储群众抛荒闲置地,并在市级科技特派员帮扶指导下,利用各方资源筹集项目资金125万元,顺利建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园。贯通机耕路网和灌溉设施,并在产业园内复垦种植了福鼎白茶、金丝黄菊,依照农时套种高山土豆、蜜薯、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提高农村土地利用价值,不仅为在村闲置劳动力提供30多个临时就业岗位,通过在外销售网络绿色农产品有效提高村财收入。2022、2023年连续两年分别实现村财增收15万元、20万元以上,实现村民村财双增收。桃坑村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也被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选为2022年度周宁县下派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十佳服务项目”。

一份信仰

擦亮乡村振兴“新名片”

桃坑村作为革命老区村,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桃坑村半村还曾建立战时周宁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叶家锐带领村两委多方筹集建设资金25万元,在原有遗址的基础上,修建半村暴动遗址纪念馆,期间还多次带领工作人员到寿宁党史办、党史馆仔细了解和收集半村革命斗争历史资料,并在半村暴动90周年之际建成开馆,半村暴动遗址展示馆作为激发爱国热情的生动教材、开展党性教育的有效载体,吸引了各级党组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前来参观学习。

作为县人大代表,叶家锐十分关注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依托国家发展乡村旅游良好契机和周宁—寿宁段纵三线开通等交通区位优势,规划乡村旅游事业,上任以来,着力开展文明乡村环境整治,发展林下经济和农业观光,不断擦亮“全国文明乡村”“中国传统古村落”这两张名片,充分利用人大代表身份,积极向县里建言献策,并以知名乡贤身份,协调周宁、寿宁有关部门,将桃坑—桃园—寿宁平溪线两公里断头路项目摆上交通路网建设项目库,打通寿宁下党、纯池半村、莲地红色旅游线路,最大程度助力旅游发展。他带领新一届村两委一起努力,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卫生环境,弘扬传统优良民俗,同时村居环境也发生了很大改观,曾经经济发展滞后、村财严重不足、党组织涣散的桃坑村,在他的带领下一跃成为县里远近闻名的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旅游明星村,先后被上级政府部门评选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省级卫生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村级好班子”“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24年2月,叶家锐也被县委、县政府评选为“优秀村主干”,荣誉不是终点,正是这份坚持40年的情怀,让这名县人大代表矢志不渝地为家乡群众做贡献,并激励他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亮,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责任编辑:陈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