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农信联社:推行“123”工作法 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近期,为稳步推进古田县农信联社“三提三效”行动,该联社以“党政所需、农村所缺、农民所盼、农信所能”为主线,出台了《“为民办实事 为企解难题”行动方案》,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普惠金融工作实效。
“这笔钱真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近日,古田县老卢家庭农场负责人卢大哥说道。古田县老卢家庭农场主要种植食用菌、生姜等,种植规模达30亩。卢大哥今年计划再开垦荒地30亩用来种植生姜、红薯等农作物,但苦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开荒进度缓慢。古田县农信联社金融助理外拓走访时了解其情况后,立即开展对接,并及时向其发放了“复垦贷”30万元,满足老卢家庭农场生产资金需求。
今年年初以来,古田县农信联社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数据库,结合“133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样板工程的打造要求,通过数据筛选、电话联系、村里咨询,线上调查,并实施“123”现场走访,即由领导班子带头每周至少外拓走访1个半天,部室下基层走访2个半天、基层网点走访3个半天的方式,对各乡镇内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走访,主动上门提供政策解读、产品介绍、意见征求等“1+N”服务,并建立走访台账,力求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截至4月末,完成“线上+线下”调查走访新农主体620家,实现首批30家县级示范新农主体的评定工作,新农主体授信户数791户,授信金额达2.77亿元。通过对新农主体的发展提供政策优惠及资源倾斜,进一步支持新农主体向上、向好发展。
在开展“123”走访的基础上,为解决新农主体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古田县农信联社今年上线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系统,通过多维度信息采集新农主体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等信息录入新农主体信用评级系统,并根据信用评级匹配信贷产品和利率优惠标准,有效解决了新农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足额满足了农业生产资金需求。自1月份新农主体信用评价系统上线以来,古田县农信联社完成了265家新农主体的在线信用评级,32家新农主体在线授信工作,授信金额达1670万元。
下阶段,古田县农信联社将始终践行初心使命,肩扛责任担当,根植“三农”,持续推进“123”走访问需工作,并扎实推进整村授信与新农主体对接,切实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米”,让金融政策更好地滴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力助力古田县乡村振兴发展。
责任编辑:卓金芳